行业新闻

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出土文物3万余件

发布时间: 2012-12-17发布部门:湖南水电学会所在位置: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 61

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出土文物3万余件
(2012-12-12 8:14:45)   来自 宜宾日报
 
 
      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宜宾市博物院主办的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 (四川)考古成果汇报会在成都举行。记者从中获悉,截至今年10月1日,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四川)已顺利完成野外考古工作,期间对54个文物点进行了64次考古发掘,面积共61732平方米,发现各时期考古遗迹4000多处,出土重要文物标本、小件3万余件,考古项目4次入选年度中国考古重要发现。

  据了解,向家坝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之一,淹没区涉及四川、云南两省,四川境内的淹没区主要为屏山县。从1991年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淹没区内的地下文物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勘探,并联合宜宾市博物院、屏山县文物管理所于2009年6月开始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对水电站淹没区内的文物点进行了为期五年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获得了一批新的考古发现,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是四川省近年最大、最重要的基本建设考古项目。

  据悉,考古发掘的叫化岩遗址、沙坝墓地、石柱地遗址分别被评为2009、2010、201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其中石柱地遗址发掘项目被评为201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叫化岩遗址、石柱地遗址等新石器时代遗存的新发现填补了川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这些遗存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为探索该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同时部分器物有着较为明显的成都平原、峡江地区同时期器物的特点,对研究成都平原、川南地区、峡江地区该时期的文化交流互动有着重要意义,填补了学术空白。

  汇报会上展示了许多珍贵的考古资料,其中无人机航拍和3D技术扫描照片颇为引人注目。据了解,这两样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考古资料的搜集和保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多名专家学者听取了汇报,专家们对考古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些重要考古发现填补了四川考古的诸多空白,是四川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并对以后的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Copyright @ 2001~2015 shi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湘ICP备18019949号-2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香樟东路16号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资档楼703 邮编410014 | 电话:0731-85075449